昨天接孩子回来后,正在餐桌吃晚饭时,突然发现一个昵称lily的微信加好友请求,不禁感慨到,虽然哥已经上了年纪,但魅力犹存,你看这不有女网友主动加我好友了嘛?
(图源 :pixabay)
正准备果断拒绝时,发现似乎哪里不对劲,仔细一看原来是班级群里加过来的,备注是XXX妈妈,晕,当时心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,不会是儿子在学校干啥坏事被人家找上门来了吧?
通过了这个好友请求以后,不管咋的,先发个笑脸过去,然后趁这个机会问儿子:“你今天有没有和XXX起冲突?”儿子非常肯定地说:“没有!”于是放下心来,这时又特别好奇,这个妈妈加我是有啥事呢?莫非是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经验?我开始胡思乱想中。
这个妈妈先是很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后,又说“有点小事”,然后开始说正事,她说几句后我才看大致明白是什么情况。
她描述的是当天有之前的毕业生回学校看望老师(我们老师之前教初三)顺便给学弟学妹们做了一些学习经验 分享,过来时带了一些水果,学弟学妹们有没有听进去经验分享不知道,反正就开始抢水果。
据这个妈妈描述,她家孩子抢到了一个香蕉,而我家孩子没抢到,就生气了,扬言要收拾她儿子,晚上放学要堵她儿子并胖揍之。她儿子回家和她说了这事,所以她来和我沟通一下。
额,抢香蕉没抢到生气了?还要放学堵同学胖揍?这是我儿子能干出来的事情嘛?他在学校不被别人欺负不被别人胖揍我就谢天谢地啦。
但是人家都找上门了,俗话说无风不起浪,为此我还是仔细且再三询问了儿子在学校有没有和XXX发生冲突?有没有抢香蕉没抢过别人就扬言要报复的事情?
儿子再次肯定说根本没有,而且自己都没去抢那些水果,所以根本不存在抢不过别人就要打击报复的事情。
那发生了什么事?为什么人家会找上我们呢?我又发出灵魂拷问。
于是儿子给我讲了事情的梗概,说是他的后桌L以及前桌J,因为抢香蕉和XXX起了冲突,然后自习课上,后桌L和前桌J以传纸条的方式商量如何对付XXX,因为他坐在中间,纸条从他这传了过去,所以被认为是同伙了。
于是我和同学妈妈解释了来龙去脉,同学妈妈也说她家孩子同时提到了L和J,这样事情大致就搞清楚了。我和同学妈妈保证,我家孩子绝对不会去欺负别人,如果有这种事情或者苗头出现,就让她及时联系我,我会狠狠地收拾我家孩子。
另外,居中传纸条这事,他也有一定的责任,我代表孩子向XXX以及他的妈妈表示了歉意,承诺以后会杜绝这类事情发生。
然后我和媳妇就这事狠狠地训了孩子一顿:第一自习课上不好好学习竟然帮人家传纸条;第二明知道L和J商量干坏事,竟然还帮着传纸条,这不是帮凶嘛?
儿子解释说当时学长学姐的经 验分享刚结束,大家还很兴奋,都在聊天讨论呢,都没在好好学习;至于同学商量干坏事,他以为就是同学之间闹着玩呢,他们整天打打闹闹的,所以没觉得是很严重的事情。
我也倾向于L和J只是闹着玩,但是看过最近新闻上炒得沸沸扬扬校园霸凌案,觉得XXX以及XXX妈妈的担忧也不无道理。所以再次跟儿子正式强调:第一,在学校不准欺负同学;第二,如果有人欺负你,一定要及时让父母知晓。
儿子表示他不会去欺负同学的,为了证明他不会去欺负XXX,他还给我们讲述了当天上午发生的一件事情。
就是XXX和他的组长闹翻了,都气哭了,险些打了起来,儿子去居中调停,并向XXX的组长表示可以把XXX调到他管的小组里。从这件事至少可以看出,他对XXX没有一丁点的恶意。
但是因为这事儿子又被我们一通批评,打抱不平也好,有同情心也好,管好自己以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了,上学还是以学习为主,少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。
(图源 :pixabay)
训完儿子后,儿子很沮丧地去学习去了 ,我突然觉得我们很是过分——打抱不平,富有同情心,这原本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,为什么要去扼杀呢?
不过现在学校里学习这么卷,去管别的事还可能带来其它问题(比如涉及组员互换,人家原组长怎么想?你这组被换出去的组员又怎么想?随便串换组员,老师又会怎么想?)哎,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复杂,真的是好悲哀啊。